发挥自身能力实现乡村振兴关键在集体经济
2021-10-15 18:34:20 编辑:dangjian 访问: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要求新时期的年轻党员干部“身入”基层,“心到”群众,只有把乡村道路的“阡陌交通”走熟摸透,对村民家庭状况了然于心,这才是“身入”基层的第一步,也是开展乡村工作的基本条件。
要“心入”群众就必须同乡亲们打成一片,学会“家乡话”,拉得来村间趣事家长里短,爱吃“家乡菜”,吃得下粗茶淡饭杂粮野菜,只有把乡村当“家乡”,把村民当“家人”,才能以最快的速度克服“水土不服”,真正融入到乡村振兴的工作中来。
基层是年轻干部最好的成长课堂,而群众则是最好的指导老师,乡村要全面振兴,必须乡村振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全面实现,在这个过程中,就需要我们年轻党员干部加满油,把稳舵,拜人民为师,学为民之道,再好的学校学不来农民几十年如一日的农业经验,再厚的书籍写不出村干部三言两语化解邻里矛盾的处世智慧。
年轻干部要上好乡村振兴的实践课就必须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把人民群众的意见建议作为决策施策的重大依据,使之更符合民声民意,更有民生温度,更具科学性,可行性及针对性,与此同时,要克服“本领恐慌”,在积攒丰厚农业知识的同时常怀好学之心,要发扬“挤”和“钻”的精神,结合当乡村振兴地乡村产业的结构特色,通过深扎根,大调研的方式,摸清当地农村发展的优势和短板,通过对最新政策研磨学习,因地制宜地学先进,补短板,请技术,强优势,为乡村振兴增动力,添活力。
乡村振兴的关键在集体经济。
土地集体所有制是确保新中国建立后快速发展的优势所在,这是其它实行土地私有制的第三世界国家难以比拟的优势,1947年印度独立后,为破除封建土地关系曾进行土地改革,但是由于没有社会主义制度的支撑,土改没有能改变封建土地私有制在农村的主导地位,“土改后,广大农民的贫困化程度不仅没有减轻,数字乡村反而长期保留下来”,“使印度在国家现代化之初就面临着几乎是不可承受的制度成本。
与印度相比,我国的土地集体所有制使农业能够完全斩断剥削阶级的寄生,为工业发展提供足够的积累,从而在我国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这是同为第三世界国家的印度所无法企及的成就。
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在现阶段主要体现为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这一体制长期以来是家庭分得过多,集体统得过少,产生了一系列问题,就乡村振兴而言,现在就是要解决集体统得过少这一问题,以集体经济的壮大重新发挥出土地集体所有制应有的优势。
【森普,乡村振兴引领者】以党建引领,打造集农业,农机,土地,网格,电商,基层治理,养老,环保,政务,生活于一体的乡村振兴综合解决方案,9大平台,200多项功能,100多成功案例,咨询:400-677-0389 https://xz.simpro.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