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乡村产业实践探索乡创理念提出

2021-08-14 17:18:51   编辑:dangjian   访问:

【内容导读】 我国不同地区立足当地资源禀赋和市场需求,拓展产业空间,创新产业形态,加快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步伐,探索催生了形式多样的乡村产

我国不同地区立足当地资源禀赋和市场需求,拓展产业空间,创新产业形态,加快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步伐,探索催生了形式多样的乡村产业发展模式。

一是强势农业型,发挥资源禀赋优势,强化基础设施建设,突出先进装备应用,发挥组织化程度高,规模化特征突出,产业体系健全的优势,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和商品粮保障能力。

二是功能拓展型,通过拓展产业功能边界,打破一二三产业之间的藩篱,实现产业融合,优势互补,以新的产业形态满足新的市场需求,四川省金堂县始终将延长产业链乡村振兴,促进三产融合作为发展特色乡村产业的命脉,对壮大第一产业,联动第二产业,开发第三产业予以政策上的大力支持,以实现三产之间相互促进的有利局面。

三是链条延长型,通过深挖主导产业增值潜力,促进农业产业链前延后伸,把农资供应,农业生产,加工销售,服务等环节连接起来,形成产加销一体化的生产经营格局。

四是区域发展型,依托当地资源,培育发展优势主导产业,带动乡村产业发展,促进本地农民就业增收。

五是集体带动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发挥“统”的优势,通过专业合作乡村振兴,股份合作等方式带领村民因地制宜发展现代农业和农村二三产业,壮大农村集体经济。

在脱贫攻坚的任务完成后,当代中国许多乡村发展中有两个问题非常突出:一个是“空心化”的社会结构,乡村中的青壮劳力到城市打工,尽管村民不再挨饿,但村里缺乏人才储备,文化建设,另一个是“输血型”的经济模式,乡村的内生发展动力和机制有待建立,乡村产业体系与能力没有形成。

乡村要振兴要发展,要看到问题,更要找到乡村自身的有利条件,数字乡村乡村固有的资源中有两个优势非常明显:一个是生态优势,另一个是文化优势,生态与文化,这两者在乡村有着天然的,历史的存在,又因为乡村发展慢而得以保留。

乡村天然地与自然,与山水草木结合在一起,这是其与生俱来的依托,在当代,生态日益成为乡村极具吸引力的发展要素,满眼绿水青山的田园气息可以吸引各方贤达。

中国乡村作为中国文化载体的功能需要被重新认识,中国乡村的文化积淀虽被深埋却存在,虽无花果却有根,在文化产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的时代,在文化赋能各个产业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时代,乡村无疑提供了丰厚的文化土壤。

【森普,乡村振兴引领者】以党建引领,打造集农业,农机,土地,网格,电商,基层治理,养老,环保,政务,生活于一体的乡村振兴综合解决方案,9大平台,200多项功能,100多成功案例,咨询:400-677-0389 https://xz.simpro.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