夯实三农发展助力乡村振兴拓展脱贫攻坚

2021-11-09 16:51:50   编辑:dangjian   访问:

【内容导读】 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目标是共同富裕,消除绝对贫困的主战场在农村,全面小康的突出短板在“三农”,纵观世界,资源禀赋的多少并不能主导

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目标是共同富裕,消除绝对贫困的主战场在农村,全面小康的突出短板在“三农”,纵观世界,资源禀赋的多少并不能主导一个国家或地区发展的质量和水平。

首先,补上基础设施短板,有助于打好农村发展的物质基础,《意见》提出要加大道路,网络和电力等农村生产和生活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提高农村供水保障水平,基础设施是经济发展和便利生活的基础,通畅的道路是生产资料进入乡村,工业品下乡,以及农产品进城的血脉,网络是开展电子商务,有效开发农村市场的新平台,与电力和供水设施共同构成了乡村产业发展的基本物质基础,同时,补上基础设施短板,有助于提高乡乡村振兴村生活的品质,当汽车在乡村道路上不再颠簸,洗衣机能用来洗衣服,而不是做米缸,电冰箱能用来储存食品,而不是做储物柜,乡村生活的便利性会大大提高,甚至转化为优越性。

其次,补上公共服务短板,有助于完善农村民生基础,《意见》提出提高农村教育质量,加强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服务,加强农村社会保障,改善乡村文化服务等几个方面的措施,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人的需求存在按照先后顺序从较低级向较高级转变的特征,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更多地体现在追求更高质量的教育和医疗,更稳定的生命预期以及更丰富的文化生活等方面。

第三,数字乡村搞好人居环境整治和和生态环境治理,有助于改善农村环境基础,《意见》提出扎实搞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并就不同的农村生态环境突出问题给出不同的措施,乡村既是生活空间,也是生产空间,农村生活环境方面,伴随农村居民生活的现代化,居住集中化,将加强垃圾和污水处理等公共服务提上日程,进行人居环境整治正逢其时。

经过接续奋斗,新时代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已如期完成,但是,要清醒看到,虽然脱贫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比以前有了很大改善,但发展基础总体仍然比较薄弱,特别是产业和就业还不稳定,部分脱贫人口存在返贫风险。

基于此,中央决定,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完成乡村振兴后,对摆脱贫困的县,从脱贫之日起设立5年过渡期,做到扶上马送一程,过渡期内保持现有主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逐步实现由集中资源支持脱贫攻坚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平稳过渡,推动“三农”工作重心历史性转移,各地区各部门要围绕有效衔接推进工作,推动工作机制,政策举措,机构队伍等整个体系从脱贫攻坚全面转向乡村振兴。

要建立健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长效机制,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是实现有效衔接的基础,现有帮扶政策该延续的延续,该优化的优化,该调整的调整,确保政策连续性,具体来说,兜底类政策要继续保持稳定,民生保障普惠性政策要落实好,产业就业等发展类政策要优化。

【森普,乡村振兴引领者】以党建引领,打造集农业,农机,土地,网格,电商,基层治理,养老,环保,政务,生活于一体的乡村振兴综合解决方案,9大平台,200多项功能,100多成功案例,咨询:400-677-0389 https://xz.simpro.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