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好乡村振兴优先任务“大农业”助力
2021-11-04 18:02:12 编辑:dangjian 访问:
脱贫攻坚工作要实打实干,乡村振兴更要工作务实,过程扎实,效果真实,推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相互促进,相互融合,真正获得群众认可,经得起实践和历史检验。
如期脱贫进入全面小康,是我们党对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打响脱贫攻坚战,创造了举世瞩目的“减贫奇迹”,巩固脱贫成果,稳步迈进小康,需要依托乡村振兴战略,聚焦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等重点,着力构建现代农业体系,新型城乡形态和基层善治格局,让广大贫困地区在“摘帽”后,持续释放长效发展,同步振兴的新动能。
构建现代农业生产和经营体系,释放兴业富乡村振兴民新动能,产业是脱贫支撑,更是振兴基础,做好产业扶贫,就要建立与高质量发展相适应,市场需求相对应的现代产业体系,解决产业链条不长,利益联结不紧,产销对接不畅等问题。
构建城乡一体联动和功能互补形态,释放城乡融合发展新动能,面对城乡空间格局,互联互通,要素流动等制约因素,需要激发以城带乡,城乡互补的活力,一方面,统筹城乡发展空间,优化乡村生产生活功能布局,推行“多规合一”,让城镇空间,产业布局和生态保护等有机结合,另一方面,实施“基础设施联网升级,公共服务延伸优化”行动,推动产业园区,田园景区,新型社区“三区”同建,着力打通城乡融合发展“最后一公里”,如乡村振兴今,立足脱贫攻坚,农村的基础条件得到改善,公共服务短板逐渐补齐,借助城乡联动发展。
“大农业”推动乡村振兴,首先要因地制宜,要结合区位,资源,环境,政策等要素,立足农业资源多样性和气候适宜优势,认真研究产业发展规律,市场动态和消费趋势,科学选择,规划有基础,有潜力,有特色的农业产业,并持之以恒地抓下去,同时,围绕现代农业发展方向深化改革,盘活乡村各类资产资源,大力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因地制宜发展休闲农业,体验农业,定制农业,智慧农业等新产业新业态,紧扣产业发展需求,根据本地资源禀赋条件,辅以政策扶持,充分发挥自身资源优势的功能角色定位。
数字乡村其次,要适应需求端新变化,产业发展一定要经受市场的检验,发展“大农业”需树立大市场理念,科学确定主要农产品供给内容和水平,合理安排农业产业发展优先顺序,这就要求加快向农业深层次进军的步伐,深刻把握城乡居民不断升级,日益多元的消费需求,一方面,紧盯消费者对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品质要求的日益提高趋势,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品牌强农,通过发展品牌农业和实行优质优价,提升农产品的价值承载能力和品牌溢价,品质溢价能力,另一方面,紧盯消费者对农业生态,景观,文化功能的需求增加,大力发掘乡村和农业的经济,社会,生态,文化等多种功能,发展多类型融合业态,形成农业多业态的发展态势。
【森普,乡村振兴引领者】以党建引领,打造集农业,农机,土地,网格,电商,基层治理,养老,环保,政务,生活于一体的乡村振兴综合解决方案,9大平台,200多项功能,100多成功案例,咨询:400-677-0389 https://xz.simpro.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