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必要性和紧迫性
2021-10-25 18:20:08 编辑:dangjian 访问:
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今后“三农”工作的重心所在,乡村振兴离不开金融支持,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上,金融业应发挥更大作用,为此,本报推出“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系列评论,探讨下一步如何提升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前瞻性,更好触及末端金融需求,以及打通金融“活水”等问题。
乡村美不美,农民富不富,金融的作用很关键,随着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金融须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中进一步发力,积极将金融“活水”引入田间地头。
引金融“活水”入乡村并非易事,长期以来,农村金乡村振兴融一直是我国金融体系中的短板,服务农村的金融机构相比城市而言,存在供给不足的现象,金融机构不愿意服务农村有着多方面原因,首先,农民普遍缺乏抵押担保物,与城市居民的大多数房屋不同,农民的房屋不属于商品房,流动交易范围有限,难以成为抵押品,农用生产工具估值较低,其次,农民互联网大数据明显不足,金融机构不容易判断农民征信状况,难以给农民“精准画像”,最后,很多农民长期生活在农村,银行针对“老赖”限制高消费,限制飞机高铁出行的手段难以对农民起作用,这都让不少金融机构望农却步,农民融资难,融资贵现象突出。
针对有关问题,国家需要加快推进农村信乡村振兴用体系建设,做好对农户,小微企业基础信息收集,加工评价工作,应从政策层面创新基于农村各类产权的金融产品和抵押担保工作,盘活农村资源,资金,资产。
充分认识新发展阶段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带领全国人民,打赢了人类历史上规模空前,力度最大,惠及人口最多的脱贫攻坚战,历史性地解决了农村绝对贫困问题,亿万农民同步迈入全面小康,朝着共同富裕目标迈出了坚实的一大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广大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总体上已从“有没有”向“好不好”转变,对获得公平发展机会,共享发展成果,提升生活品质抱有更高期待,数字乡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面临的任务更加繁重,挑战更加艰巨,全面小康路上一个都没有掉队,共同富裕路上也不能落下农民农村。
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重点难点在“三农”,当前,我国城乡发展不平衡,农村发展不充分仍然是社会主要矛盾的突出体现,不管经济如何发展,社会如何进步,未来还会有几亿人生活在农村,十几亿人还要靠农业解决吃饭问题,农业农村这个短板能不能补上,关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色,也关系到共同富裕的成效,迫切需要坚持农业现代化与农村现代化一体设计,一并推进,走中国特色乡村振兴道路,优先发展农业农村,确保在现代化进程中农业农村不掉队,同步赶上来。
【森普,乡村振兴引领者】以党建引领,打造集农业,农机,土地,网格,电商,基层治理,养老,环保,政务,生活于一体的乡村振兴综合解决方案,9大平台,200多项功能,100多成功案例,咨询:400-677-0389 https://xz.simpro.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