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乡村善治水平战略的发展内涵

2021-08-25 17:41:50   编辑:dangjian   访问:

【内容导读】 在不久前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加快构建党组织领导的乡村治理体系,深入推进平安乡村建

在不久前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加快构建党组织领导的乡村治理体系,深入推进平安乡村建设,创新乡村治理方式,提高乡村善治水平,实现乡村振兴,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既是重要内容,也是重要基础和保障。

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来,中央和地方在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方面做了许多工作,形成了顶层设计和基层探索相结合的良好局面,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的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基本形成,为了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2019年底,中央农办,农业农村部牵头,会同多个部委在全国确定了115个县(市,区乡村振兴)开展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示范,这些试点示范工作,为实现乡村善治提供了重要借鉴。

近年来,各地积极创新乡村治理方式,“三治结合”,村民议事会,村书记村主任“一肩挑”,新时代枫桥经验,乡村治理积分制,党员下沉等经验探索,有效回应了农村现实问题,其中,平安乡村建设成果,塑造了良好的乡村治理生态,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清除了“村霸”等严重影响乡村发展的毒瘤,为乡村善治保驾护航,如果说国家层面为乡村治理提供了制度框架,那么各地创新乡村治理方式的积极尝试,则为乡村善治提供了具体,可落地的路径。

乡村善治需要完善乡村治理体系,实现自治,乡村振兴法治和德治相结合,一直以来,我国乡村就有自治和德治的传统,通过道德引领民风,以道德建设滋养乡村治理,历来是实现乡村善治的重要路径,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确立了自治在乡村治理体系中的基础地位,和村民自治实践同步的是,我国持续开展了30多年的送法下乡行动,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全面依法治国目标以后,乡村治理法治化更成为乡村治理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

乡村振兴战略的发展内涵。

长期以来,在生态建设方面,广大乡村也一度变成“空白区”,甚至变成环境污染的“重灾区”,不但农业生产中因过多使用化学肥料,化学农药,化学激素,化工农膜等农资产品,数字乡村导致土壤板结严重,有害物质严重超标,地下水严重污染,癌症村现象发生等严重后果,农村也变成城市垃圾污水,假冒伪劣产品的“倾倒场”。

乡村振兴战略中一定要注重乡村的生态振兴,首先,要树立乡村发展的生态理念,除此之外,坚持乡村生产的生态化,遵循“生产有生态”这条主线,其次,要坚持乡村生活的生态化发展,比如,大力推动乡村“厕所革命”“生活变革”“卫生运动”等,全方位推动乡村生态生活的形成。

不容忽视的是,生态不但是指自然环境的生态化,也指社会治理机制,发展环境营造,科学发展机理等方面,所以,还应实现环境的生态化和社会发展的生态化。

【森普,乡村振兴引领者】以党建引领,打造集农业,农机,土地,网格,电商,基层治理,养老,环保,政务,生活于一体的乡村振兴综合解决方案,9大平台,200多项功能,100多成功案例,咨询:400-677-0389 https://xz.simpro.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