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乡村数字化建设面临的四大挑战
2022-03-27 17:41:06 编辑:zhuli 访问:
当前,数字技术在经济社会各领域广泛应用,不断催生新产品、新模式、新业态,成为推进现代化建设的强大动力。伴随新一代数字技术在我国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深度应用以及农民现代信息技能的提高,数字乡村建设为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注入全新动能。数字化尽管在改变乡村时空关系、人际交往方式、生产要素组合、乡村治理方式等方面有许多功效,但乡村的数字化进程也面临着一系列需要应对的新挑战和新关系。
一是数字赋能与数字适应的关系。我国乡村数字化赋能的终极对象是文化层次低且类型分化明显的农民,他们存在着比较普遍的数字不适应所导致的数字鸿沟问题。因此,在数字乡村建设中,一方面要不断提高农民对数字化的适应能力,另一方面也要重视数字赋能的有效性,把握数字赋能与农民数字适应的平衡点与协同点。
二是数字排他与数字共享的关系。数字(数据、信息)这一要素及其转化品,既具有私人属性,又具有公共属性,前者具有排他性,后者则具有共享性。要从技术与制度层面入手,处理数字排他与共享性关系,防止数字的侵权使用和过度垄断。
三是数字资本与社会资本的关系。中国乡村社会是典型的关系社会。数字尽管可以智能化、快捷化,但往往难以人格化和人情化,在数字乡村的建设中,尤其是数字治理的过程中,如何既发挥数字资本的功效,又发挥社会资本的功能,实现数字化与人格化的相互兼容,极为重要。
四是数字带动与数字替代的关系。数字化对乡村生产生活起到一定带动及替代作用,但同时要避免线上带动、替代所导致的公共事务线上业务增加、线下并未减少,或是生产流通领域线下业态萧条、就业压力及其连锁反应的不利影响。
应对数字乡村建设所面临的新挑战,需要建构和营造良好的数字生态环境。森普以“总体设计、突出重点、分步实施”和“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互联互通”为原则,以物联网、互联网、云计算、区块链、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为手段,将农业、农村、治理、民政、安全等多部门业务整合到一个平台,实现市(区县)域、乡镇、村居、小区四级联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