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存在哪些问题“乡风文明”是基础

2021-09-11 18:22:27   编辑:dangjian   访问:

【内容导读】 乡村振兴是以农村经济发展为基础,因而乡村产业振兴排在了五大振兴目标之首,而改革开放40年来,尽管中央对“三农”问题非常重视,连续

乡村振兴是以农村经济发展为基础,因而乡村产业振兴排在了五大振兴目标之首,而改革开放40年来,尽管中央对“三农”问题非常重视,连续十多年都出台了“一号”文件和一系列惠农政策,但在这40年的改革开放过程之中,并未对乡村进行根本性变革,我国乡村又重新走上了以家庭为经营单位的小,散,弱的小农经济和低端农业的老路,尤其是乡村产业发展非常滞后。

众所周知,我国传统的单家独户的小农经济生产方式,其生产效率较低,生产成本较高,投入产出比较低,与发达国家相比缺乏较强的市场竞争力。

乡村产业发展是一项乡村振兴复杂的系统工程,不仅涉及到技术,资金,人才,信息,市场,渠道,法律,法规等方方面面,而且乡村产业项目投资较大,见效较慢,周期较长,投资回收期一般都需要5年左右。

虽然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对新时代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意义,总体要求,战略规划,重点任务,保障措施等作出了全面部署和安排,但由于各省,市,区县,乡镇,行政村的情况千差万别,其优势,机会,劣势和威胁差异较大,不可能采用同一种模式发展乡村产业。

对于乡村产业发展,无论是从事特色种植业,数字乡村特色养殖业或乡村特色旅游业,都需要从上游,中游,下游等各个环节形成比较完善的产业链,才能实现规模化,集约化经营,进而做大产业规模,提升产业附加值,而要形成比较完善的产业链,需要完善的乡村产业发展机制作保障。

“乡风文明”是乡村振兴的文化基础,要弘扬广袤乡村保留着的优秀传统文化,加强对乡村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的保护,特别是要加大对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红色革命文化的关键区域的保护,对民族地区的民俗,民风,民居等特色文化的保护也要重视起来,守护好广大农民的精神家园,防止中国传统优秀文化流失,为乡村乡村振兴振兴提供内在保证和动力源泉。

在推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进程中,尤其要注意提高农民对乡村振兴相关政策及其重大意义的认知水平,培养其责任意识,参与意识,吸引更多农民更好融入乡村振兴的进程。

“治理有效”是乡村振兴的社会基础,加强乡村治理是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题中应有之义,首先要推动乡村组织振兴,打造千千万万个坚强的农村基层党组织,培养千千万万名优秀的农村基层干部,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力,凝聚力和战斗力,推动乡村自治,法治,德治有机结合,更好引导,带领群众投身乡村振兴的伟业。

【森普,乡村振兴引领者】以党建引领,打造集农业,农机,土地,网格,电商,基层治理,养老,环保,政务,生活于一体的乡村振兴综合解决方案,9大平台,200多项功能,100多成功案例,咨询:400-677-0389 https://xz.simpro.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