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基本内涵实施原则

2021-07-31 17:02:06   编辑:dangjian   访问:

【内容导读】 我们知道,乡村振兴有着非常丰富的内涵,既包括经济,社会与文化振兴,同时又包括治理体系创新与生态文明进步,属于一个全面振兴的综合

我们知道,乡村振兴有着非常丰富的内涵,既包括经济,社会与文化振兴,同时又包括治理体系创新与生态文明进步,属于一个全面振兴的综合概念。

1.乡村振兴,重点是产业兴旺,只有农村产业振兴了,才有可能创造出的就业机会与岗位,给农民增收与农村富裕拓展持续稳定的渠道,加速振兴农村产业,一定要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要在保证国家粮食安全的前提下,加速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实现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全面推动农业现代化的进程。

要充分挖掘和拓展农业的多维功能,推动乡村振兴农业产业链条延伸与农业与二,三产业特别是文化旅游产业的深度融合,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和农村新兴服务业,给农民持续稳定增收提供更为坚实的农村产业支撑。

2.乡村振兴,生态宜居是关键良好生态环境是农村最大优势与宝贵财富,其内容包括了村容整洁,村内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完善,以保护自然,顺应自然,敬畏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纠正单纯以人工生态系统替代自然生态系统的错误做法等,倡导生态宜居就要保存乡土气息,保存乡村风貌,保护乡村生态系统,治理乡村环境污染,实现人和自然和谐共生,让乡村人居环境绿起来,美起来。

3.乡村振兴,乡风文明是保证建设乡风文明既是乡村建设的关键内容,也是中国社会乡村振兴文明建设的重要基础,乡风文明不但体现农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也是构建和谐社会和实现强国梦的关键条件,乡风文明建设既包括推进农村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等事业发展,改进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又包括大力发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承传遵规守约,尊老爱幼,邻里互助,诚实守信等乡村优良习俗,努力做到乡村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结合,还包括充分参考国内外乡村文明的优秀成果,实现乡风文明与时俱进。

实施原则。

——坚持问题导向,按照生产,生态,生活协调发展的理念,着力解决制约节本增效,质量安全,生态环保的重大关键技术问题,推动建立先进农业生产力,数字乡村资源环境承载力与农民美好生活需求相匹配的乡村发展新格局。

——坚持目标引领,围绕乡村振兴对科技的迫切需求,聚焦产业技术供给,绿色投入品供给,优质农产品供给等主要目标,强化技术集成创新和成果转化应用,推动形成乡村振兴科技供给新体系。

——坚持联合协作,通过体制机制创新,统筹协调好中央与地方各级各类科技创新力量分工协作,充分发挥企业等各类农业新型生产经营主体的技术创新和市场主体作用,形成各方面共同发力,协调推进科技支撑乡村振兴的新局面。

——坚持分类施策,根据资源禀赋,生态功能,生产规模,产业基础,经营主体等差异,因地制宜,分类施策,提供适用于不同区域,不同主体的技术解决方案,推动形成各具特色,平衡协调的乡村发展新模式。

【森普,乡村振兴引领者】以党建引领,打造集农业,农机,土地,网格,电商,基层治理,养老,环保,政务,生活于一体的乡村振兴综合解决方案,9大平台,200多项功能,100多成功案例,咨询:400-677-0389 https://xz.simpro.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