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注入“活水”突击性与常态化街接

2021-07-20 18:13:14   编辑:dangjian   访问:

【内容导读】 让真正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工作者扎根乡村,奉献基层。新一批驻村干部,驻村工作队员整装待发,新老驻村干部和工作队员开展轮

让真正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工作者扎根乡村,奉献基层。

新一批驻村干部,驻村工作队员整装待发,新老驻村干部和工作队员开展轮换座谈会,确保驻村工作无缝交接,根据村子实际情况选派某一领域专家,能手,因地制宜开展帮扶工作……当前,全国各地新一批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陆续到岗,以饱满热情投入接续推进乡村振兴的各项工作。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接续推进乡村振兴中,要继续选派驻村第一书记”。

脱贫攻坚需要“带头人”“主心骨”,接续推进乡村振兴也是如此,当前,“贫困帽”摘掉了,基本生活有了保障,防止返贫,让日子过得更好,数字乡村成了乡亲们最迫切的期盼,这也对驻村干部和工作队提出了更高要求,如何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促进农民增收致富,怎样推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深化农村改革,乡村建设行动等重大任务落地见效,促进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面对这些问题,《意见》不仅明确了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的主要职责任务,而且要求严把驻村人选的政治关,品行关,能力关,作风关,廉洁关,确保选优派强。

广阔乡村,是锤炼本领,展现风采的舞台,在脱贫攻坚战中,从放弃大城市工作机会,在扶贫路上谱写新时代青春之歌的黄文秀,到连续9年驻村,用认真负责换来村民信赖信任的刘双燕,涌现出一大批奋战一线,奋斗基层的优乡村振兴秀驻村干部。

突击性与常态化的街接。

脱贫攻坚是突击性的工作,打歼灭战,采取尽锐出战等超常规方式推进,阶段性特征明显,现有的工作部署更多聚焦于短期性,阶段性目标任务,乡村振兴是常规性的工作,打“长久战”,着眼于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具有根本性,持久性,工作部署是从总体角度提出的全方位思路,乡村振兴是长期的历史性任务,不能用突击战的办法推进,因此,必须做好突击性与常态化的衔接,把脱贫攻坚工作中管用的制度安排,好的政策措施延续好,使这些制度进入常态化,常规性的运作,靠制度来保障,靠法治和政策的力量推进乡村振兴。

点位精准是习近平总书记在脱贫攻坚中的理论创乡村振兴新,对指引脱贫攻坚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脱贫攻坚工作中坚持的扶贫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等“六个精准”,既是工作标准,又是工作要求,工作目标,更是一种思想理念,思维方式,启示我们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全面深入系统地贯彻精准理念。

脱贫攻坚主要是解决乡村的贫困对象问题,乡村振兴主要是解决城乡发展不平衡,农村发展不充分问题,对象是农村所有人口,覆盖乡村全域,以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为目标,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使农业成为高效生态的产业,农民成为一专多能的职业,农村成为宜居宜业的地方,最终实现城乡融合发展。

【森普,乡村振兴引领者】以党建引领,打造集农业,农机,土地,网格,电商,基层治理,养老,环保,政务,生活于一体的乡村振兴综合解决方案,9大平台,200多项功能,100多成功案例,咨询:400-677-0389 https://xz.simpro.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