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法治力量助推乡村振兴做到以下方面
2021-08-27 18:08:56 编辑:dangjian 访问:
乡村振兴促进法正式施行,这对依法推动乡村振兴,凝聚更多力量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意义重大。
法律是对现实社会关系的调整,乡村振兴促进法根植于我国乡村现实,是我国农村发展实践的结晶,凝聚着从上到下的探索及智慧,从乡村振兴促进法的产生背景及过程来看,它是广泛吸纳社会各界尤其是三农领域专家意见建议的产物,汇聚了乡村基层干群的经验。
乡村振兴促进法将促进乡村产业发展列为首要内容,融汇了我国农村发展尤其是农村改革的宝贵经验,明示了乡村产业升级换代的路径方向和措施方法,明晰了政府在乡村产业发展中的责任与义务,凸显了建立现代农业乡村振兴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对于乡村振兴的决定性作用,使得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成为一种刚性要求。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那么脱贫之后怎么走,这是大多数地区面临着的共同问题,乡村振兴促进法着眼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这对乡村产业发展具有深远的促进意义。
乡村振兴促进法在产业促进方面的作用和意义也值得关注,乡村振兴促进法将强化各级政府根据实际情况,打破部门壁垒,整合资源要素,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推动产业升级换代的紧迫性,乡村振兴促进法还将鼓励各级政府和基层群众,结合各地实际,发展乡村旅游,数字乡村手工艺品加工,特色农业产业等,推动传统产业做大做强,乡村振兴促进法也将引导各级政府,积极引进社会资本,培植新型产业龙头,通过重点项目带动和品牌打造,实现产业转型升级。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离不开人的素质支撑,只有坚持“两手抓”,乡村振兴才能有源源不断的强大精神动力保障,乡村振兴促进法彰显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对于全面提升乡村振兴主体素质具有积极意义。
乡村振兴不仅是产业振兴,不仅是人民群众生产生活质量提升,更多是乡村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丰富,以及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憧憬。
乡村振兴不是脱贫攻坚,更多是需要人民群众去奋斗,乡村振兴去创造,去真抓实干,不能有那么多的兜底政策,不能搞成“普惠性”,在现实生活中,一些乡村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盲目的贪大求洋,有的在引进社会资本中让利太多,损害了人民群众的正当利益,有的把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全部交给企业来做,结果人民群众没有监督的积极性,导致一些道路,水利等工程质量不达标,造成了资源的浪费,也损害了党委政府的形象。
当前脱贫攻坚即将全面完成,线下贫困人口将全部脱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已成定局,但是,我们也要看到,一些地方输血式扶贫多,造血式扶贫少,产业发展基础仍然较为薄弱,这就客观上增加了已脱贫户返贫的风险。
【森普,乡村振兴引领者】以党建引领,打造集农业,农机,土地,网格,电商,基层治理,养老,环保,政务,生活于一体的乡村振兴综合解决方案,9大平台,200多项功能,100多成功案例,咨询:400-677-0389 https://xz.simpro.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