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靠法治提升乡村治理能力注重延续性
2021-11-18 17:54:51 编辑:dangjian 访问:
法治建设根基在底层,薄弱在乡村,要完善乡村法治体系,着力建设法治乡村,这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内在要求和有力抓手,也是夯实乡村治理根基的固本良策。
乡村基层治理是指乡镇政府,农村基层组织,农村经营组织及村民等通过平等合作,对话,协商,沟通等方式,对村镇空间,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资源进行合理配置,依法对乡村事务和乡村生活进行引导和规范,促进当地经济社会不断发展及环境状况不断改善。
现行体制下,乡镇政府和农村党组织在乡村基层治理中占有主导地位,数字乡村而村民委员会和广大村民则是乡村基层治理的主体,受农村生产经营方式不断改变,集体经济相对薄弱和农村人口大量流动的影响,村民委员会作为农村治理的主要依托,其地位,能力作用与其社会功能的要求不尽匹配,因此,夯实乡村治理根基,必须首先采取有效措施,加强乡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增强其领导基层治理的能力,要选好配强农村党组织书记,整顿软弱涣散村党组织,加强村级权力有效监督,深化村民自治实践。
要在诸如调整基层党组织建制,加强乡村干部培训,选派农村第一书记,发展农村新党员,加大农村基层干部激励力度,创新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等方面制乡村振兴定规范性措施,使之制度化常态化。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和国家的重大战略部署,是一篇全面振兴的大文章,以财政政策为抓手支持乡村振兴,要围绕乡村振兴的总目标和总要求发力,坚持科学协调,注重财政政策的延续性和全面性,更好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
一方面,要注重延续性,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财政政策应持续加力不放松,既要保持脱贫地区的财政投入力度总体稳定,坚决守住脱贫攻坚成果,工作不留空档,政策不留空乡村振兴白,还要有效杜绝重复建设,提高各类资源的使用效率,高质高效地推动政策目标有序实现,既要在保障巩固脱贫成果的基础上,针对乡村振兴的重点集中发力,加大对相对贫困的治理力度,还要对政府各种涉农财政资金进行整合,充分发挥综合效应。
另一方面,要注重全面性,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度,广度,难度都不亚于脱贫攻坚,脱贫攻坚重在解决局部贫困地区的基本生存问题,而乡村振兴关注全局发展,强调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的全面振兴,也就是通过总体性激活乡村内生动力,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
【森普,乡村振兴引领者】以党建引领,打造集农业,农机,土地,网格,电商,基层治理,养老,环保,政务,生活于一体的乡村振兴综合解决方案,9大平台,200多项功能,100多成功案例,咨询:400-677-0389 https://xz.simpro.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