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衔接提高善治水平

2021-06-08 15:28:45   编辑:dangjian   访问:

【内容导读】 做好“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当前首先要搞好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这既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必然要求,也是实施乡村振

做好“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当前首先要搞好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这既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必然要求,也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应有之义。

做好机制衔接,在脱贫攻坚实践中,各地探索建立了一些行之有效的做法,如精准统计,“五级书记”抓扶贫,“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大数据监管等,在脱贫攻坚工作中构建了组织领导,驻村帮扶,政策支持,社会参与的一系列责任链条,数字乡村起到了压舱石的关键作用。

做好产业衔接,产业发展是摆脱贫困的根本之策,也是乡村振兴的长远之计,脱贫攻坚任务完成后,继续把产业振兴摆在重要位置,这样才能进一步巩固拓展脱贫成果,建立逐步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帮助贫困群众摘了穷帽再拔穷根。

做好项目衔接,农村地区在脱贫攻坚过程中,实施了大批补短板项目,农村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得到了极大改善,但也要看到,目前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与城乡统筹发展的要求还有差乡村振兴距,与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还有差距。

近年来,各地积极创新乡村治理方式,“三治结合”,村民议事会,村书记村主任“一肩挑”,新时代枫桥经验,乡村治理积分制,党员下沉等经验探索,有效回应了农村现实问题,其中,平安乡村建设成果,塑造了良好的乡村治理生态,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清除了“村霸”等严重影响乡村发展的毒瘤,为乡村善治保驾护航,如果说国家层面为乡村治理提供了制度框架,那么各地创新乡村治理方式的积乡村振兴极尝试,则为乡村善治提供了具体,可落地的路径。

乡村善治需要完善乡村治理体系,实现自治,法治和德治相结合,一直以来,我国乡村就有自治和德治的传统,通过道德引领民风,以道德建设滋养乡村治理,历来是实现乡村善治的重要路径。

走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必须创新乡村治理体系,走乡村善治之路,乡村治理不仅要维护乡村秩序,还要回应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新期盼,实现乡村共建共治共享。

【森普,乡村振兴引领者】以党建引领,打造集农业,农机,土地,网格,电商,基层治理,养老,环保,政务,生活于一体的乡村振兴综合解决方案,9大平台,200多项功能,100多成功案例,咨询:400-677-0389 https://xz.simpro.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