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接乡村振兴战略需求提升城乡开放合作
2021-11-08 18:52:21 编辑:dangjian 访问:
金融机构应根据各需求主体的特点,利用大数据,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有针对性地开发新的金融产品,适应乡村振兴实际需要。
一是针对产业兴旺的需求,积极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支持特色优势产业发展,支持“互联网+现代农业”,开发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田园综合体,分享农场,共享农庄,创意农业等为授信主体的信贷产品,发展有韧性的产业链金融,还可以与保险,期货合作,推动形成“合作社+银行+保险+期货公司”等共同参与的联动机制,以降低农业经营风险。
二是适应助力乡村生态宜居发展的需要,金融机构在坚持乡村振兴绿色发展理念的前提下,可以与社会资本结合,因地制宜采用PPP模式推进农村垃圾,污水,厕所等人居环境整治,和担保公司合作服务乡村生态农业观光游,乡村生活体验游等。
三是满足乡风文明的需要,金融机构可以开发支持村民中心,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文化广场,农村大喇叭,村图书室等基层文化设施建设的金融产品,开发支持打造富有地方特色的文化品牌的金融产品。
四是针对生活富裕的需求,力争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有机衔接,协同推进,针对贫困户开发特色产品,对缺乏抵押物的贫困户,扩大有效担保物范围,探索“干部集体乡村振兴担保+农户分组互保”的双保险模式,支持农民创业,农业节本增效,促进推广订单农业,“保底收益+按股分红”等形式,让农户分享产业链增值收益,增加农民收入,针对农村消费升级新趋势,开发新的信贷产品,等。
提升城乡开放合作水平,畅通双循环通道。
协同推进乡村振兴和城镇化发展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实施全方位开放合作战略,在各领域实现城乡深度融合发展,通过各层次微观市场的顺畅来畅通国内大循环的通道。
打破城乡壁垒,畅通城乡循环通道,从国民经济发展的宏观视角来观察,数字乡村城市和乡村作为不可切割的整体,二者应该相互促进,城市化不是简单地将农村的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过程,乡村振兴也不能简单地仅依靠农业,农村自身的发展或只依靠城市对农业,农村的反哺,必须打破城乡之间的发展壁垒,实现城乡融合发展。
加大区域合作开放力度,畅通国内大循环通道,以京津冀,长三角,大湾区,关中平原,成渝双城等为中心,搭建各类区域发展合作平台,畅通区域间循环的通道,实现不同区域之间优势互补,互利互惠,通过扩大区域间城乡市场的沟通与融合,充分释放我国超大规模的市场优势,促进城乡发展,区域发展,在更深领域畅通国内大循环。
【森普,乡村振兴引领者】以党建引领,打造集农业,农机,土地,网格,电商,基层治理,养老,环保,政务,生活于一体的乡村振兴综合解决方案,9大平台,200多项功能,100多成功案例,咨询:400-677-0389 https://xz.simpro.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