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发展乡村产业实践探索用好人才“引擎”
2021-10-30 17:49:06 编辑:dangjian 访问:
我国不同地区立足当地资源禀赋和市场需求,拓展产业空间,创新产业形态,加快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步伐,探索催生了形式多样的乡村产业发展模式。
一是强势农业型,发挥资源禀赋优势,强化基础设施建设,突出先进装备应用,发挥组织化程度高,规模化特征突出,产业体系健全的优势,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和商品粮保障能力,作为我国农业先进生产力的代表,黑龙江农垦以垦区集团化,农场企业化为主线,推动资源资产整合,产业优化升级,建设现代农业大基地,大企业,大产业。
二是功能拓展型,通过拓展产业功能边界,打破一二三乡村振兴产业之间的藩篱,实现产业融合,优势互补,以新的产业形态满足新的市场需求,四川省金堂县始终将延长产业链,促进三产融合作为发展特色乡村产业的命脉,对壮大第一产业,联动第二产业,开发第三产业予以政策上的大力支持,以实现三产之间相互促进的有利局面。
三是链条延长型,通过深挖主导产业增值潜力,促进农业产业链前延后伸,把农资供应,农业生产,加工销售,服务等环节连接起来,形成产加销一体化的生产经营格局。
广开门路“聚”才,多渠道构建和培育乡村振兴人才体系,做好人才引进和培育,发挥人才聚合效应,数字乡村方能打造强大的乡村振兴人才队伍,一方面,要强化本土人才培育,培育大批乡村基层干部,让他们成为乡村振兴主力军,实施农村实用人才培育工程,培育大批本土技术实用人才,整合土专家,土秀才,加大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力度,不断提升创新创业,科技素质,职业技能和经营能力,另一方面,要强化人才引进,借助高校,科研院所等科研技术力量服务农业发展,让有专业技能的科技人才,大学生村官,“三支一扶”等各类人才向乡村基层一线流动,创新引进机制,突出项目带动,吸引大批懂技术,懂市场,懂法律的专门实用人才到农村来,为乡村经济社会发展乡村振兴注入活力,动力。
不拘一格“用”才,要健全人才作用发挥机制,构建具有乡村振兴特色的人才政策优势,因事择人,因才施用,通过政策引导,激励当地种植养殖大户,专业合作社带头人,村干部等,发挥资金,技术,技能,经营,信息等优势。
完善保障“留”才,人才具有流动性,难免会受待遇,环境,政策等诸多因素影响,不断完善人才保障机制,在“留”字上下功夫,才能更好推动乡村振兴,要整合落实各类涉农政策,为乡村人才提供方便,快捷,优惠的金融服务和其他政策支持,有效降低创业者创业投资门槛及成本,为“留才”提供制度保障。
【森普,乡村振兴引领者】以党建引领,打造集农业,农机,土地,网格,电商,基层治理,养老,环保,政务,生活于一体的乡村振兴综合解决方案,9大平台,200多项功能,100多成功案例,咨询:400-677-0389 https://xz.simpro.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