夯实乡村振兴法治基石统筹推进乡村振兴
2021-07-13 16:59:32 编辑:dangjian 访问: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也是实施“十四五”规划,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年,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农”工作重心迎来了历史性转移,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成为未来农业农村工作的主要方向。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离不开强有力的法治保障,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多次明确提出要强化乡村振兴法治保障,抓紧研究制定乡村振兴促进法的有关工作,对此,中国农业大学农业与农村法制研究中心主任任大鹏表示,通过立法方式促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既是党中央的要求,也是实践的迫切需要。
翻开乡村振兴促进法,坚持党管农村工作,毫不动摇坚持和加强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的原则贯穿始终,比如,乡村振兴第一章《总则》中明确规定,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应当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促进共同富裕等,第六章《组织建设》中规定,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按照中国共产党章程和有关规定发挥全面领导作用,村民委员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等应当在乡镇党委和村党组织的领导下,实行村民自治,发展集体所有制经济,维护农民合法权益,并应当接受村民监督。
乡村振兴促进法有一系列关于坚持党的领导的规定,对党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的领导地位,乡村社会治理体系中党委的领导地位和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等方面都做了规定。
要以产业兴旺为重点,提升农业发展质量,繁荣乡村经济,产业兴才能乡村兴,经济强才能人气乡村振兴旺,农业是乡村经济最基本的依托,一号文件指出,必须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提高农业创新力,竞争力和全要素生产率,加快实现由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转变。
要以生态宜居为关键,推进乡村绿色发展,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发展新格局,良好生态环境是农村最大优势和宝贵财富,必须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以绿色发展引领乡村振兴,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乡村发展新格局,要在加大农业生态系统保护力度上取得新进展,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工程,健全耕地草原森林河流湖泊休养生息制度,分类有序退出超载的边际产能。
数字乡村要在建立市场化,多元化生态补偿机制上取得新突破,让保护生态环境不吃亏,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要在增加农业生态产品和服务供给上取得新成效,将乡村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生态经济的优势,提供更多更好的绿色生态产品和服务,让更多老百姓吃上生态饭,走出一条发展“美丽经济”的新路子。
要以乡风文明为保障,发展农村文化,提升农民精神风貌,优秀的乡村文化,能够提振农村精气神,增强农民凝聚力,孕育社会好风尚,要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引导广大农民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良好道德风尚,建设幸福家庭,友爱乡村,和谐社会,要推进诚信建设,强化农民的社会责任意识,规则意识,集体意识,主人翁意识,让诚实守信者得到激励,让有违道德者得到戒束。
【森普,乡村振兴引领者】以党建引领,打造集农业,农机,土地,网格,电商,基层治理,养老,环保,政务,生活于一体的乡村振兴综合解决方案,9大平台,200多项功能,100多成功案例,咨询:400-677-0389 https://xz.simpro.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