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助推乡村振兴生态农业战略地位
2021-10-13 17:57:28 编辑:dangjian 访问:
乡村振兴是乡村自身要走好的路,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才能让乡村振兴事半功倍,目前,仍有一些地区将脱贫攻坚的“输血疗法”直接用于乡村振兴,收效甚微,这就需要我们坚持标本兼治,让基层干部践行为民初心,弘扬斗争精神,为乡村振兴注入“红色基因”,点燃“红色引擎”。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依然在农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依然在农村,《意见》提出,要建立健全交通运输与邮政,供销,旅游,商务等部门协同机制,统筹各类资源,数字乡村构建“一点多能,一网多用,功能集约,便利高效”的农村运输发展新模式,同时,要扩大对乡村旅游重点村,镇和农村旅游景点的覆盖范围,打造精品旅游客运线路,保障乡村旅游目的地便捷高效通达,前进的道路上,以更有力的举措,汇聚更强大的力量,推动农村客运高质量发展,必将助力神州大地绘就一幅更加壮美的乡村振兴画卷。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农业大国,现代农业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传统农业生产方式的主要特征是以家庭为单位,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小农户生产,这种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创造了中国古代农业文明的辉煌,但也阻碍了农业乡村振兴生产技术与生产组织的创新,阻碍了农村商品经济和经济制度的发展变革,堵塞了中国农业的现代化道路。
乡村振兴这幅“画卷”,我们既要看得见绿水青山,也要留得住金山银山,内外兼修的乡村离不开百年党史的“红色处方”。
新中国成立七十余年,国家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前三十年全面大生产大建设为改革开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为城市化发展,主要是工业现代化发展促进了城市化发展,大量的制造业全面兴起,大量的产业群,产业链的形成吸引了大量人才以及农村劳动力进入了城市,让中国的城市得到空乡村振兴前的发展。
可以说改革开放的三十多年是城市振兴的三十多年,社会主要矛盾从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求同落后的生产之间的矛盾到现在的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同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之间的矛盾。
简单说也就是中国从落后走到现在的发展不平衡阶段,主要表现在人民贫富差距日益加大,地区贫富差距日益加大,城市振兴了,乡村却出现了严重的空心化,因此党和政府适时的提出了振兴乡村的战略,这无疑是正确的战略,高瞻远瞩的战略,过去的城市化发展(振兴城市)打败了落后,现在的振兴乡村的目标是要打败发展的不平衡。
【森普,乡村振兴引领者】以党建引领,打造集农业,农机,土地,网格,电商,基层治理,养老,环保,政务,生活于一体的乡村振兴综合解决方案,9大平台,200多项功能,100多成功案例,咨询:400-677-0389 https://xz.simpro.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