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文化赋能乡村振兴农村就地城镇化

2021-10-19 17:26:32   编辑:dangjian   访问:

【内容导读】 文化是民族的灵魂,是民族的血脉,“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新时代做好

文化是民族的灵魂,是民族的血脉,“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一篇大文章,文章包含乡村产业振兴,乡村人才振兴,乡村文化振兴,乡村生态振兴和乡村组织振兴,文化作为人的精神力量,能够起到铸魂化人的作用,只有塑造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主体的乡村思想文化体系,打造文化乡村,培育文明乡风,让村民生活富起来,环境美起来,精神乐起来,乡村振兴战略才能真正实现,笔者认为,我们要让文化赋能乡村振兴。

让文化赋能乡村振兴,要注重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乡村振兴新,当前,不可否认的是,随着城乡差距的逐步拉大,乡村文化逐渐失去赖以生存的土壤,乡村文化的传承与弘扬走入困境,文化是依赖于民族共同记忆而维系的社会共同经验。

让文化赋能乡村振兴,要注重培养“文化农民”,乡村文化振兴根本在于有文化,能继承的“文化农民”,持续挖掘乡村魅力,以乡村情感打动乡村建设者,以乡村建设者凝聚乡村情感,弘扬善行义举,以孝,善,礼文化激发乡村文化内涵,着力培养优良家风,文明乡风,进一步推动乡贤文化建设,依托有知识,有文化的“新型农民”,打造能搞经济,能谋发展,能播文明的新乡贤,进一步增强农民法治意识,以社会主义乡村振兴法治规范带动乡规民约落实。

让文化赋能乡村振兴,要注重乡村生活方式再建,实际上,现存的乡村文明被割裂为两个截然不同的片段,实现乡村文化的复兴,内在包含着乡村田园生活方式的再建,要加强乡村生态文明建设,推动实施田园综合体建设工程,以农业农村现代化为依托,完善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因时因地打造具有特色景观的乡村建筑,建设村村不同,各有特色的美丽乡村。

值得我们关注的是一些地方领导的发展思路依然停留在过去,口头上强调发展集体经济,实现乡村振兴是重中之重,实际上热衷于城市改建和扩建,甚至不惜代价创建古城,数字乡村不断推动城市房地产市场及教育资源的规模无限扩展,导致农民市民化热潮持续,农村学生大量流失,如此态势发展下去,岂能实现乡村振兴,分明是加速农村的消亡。

乡村振兴的明显标志是农村就地城镇化,而不是农民市民化,以往一味推进农民市民化不仅导致农村劳动力严重不足,同时给城市带来就业危机,实现农村就地城镇化,势必发展壮大集体经济。

值得我们关注的是一些地方领导的发展思路依然停留在过去,口头上强调发展集体经济,实现乡村振兴是重中之重,实际上热衷于城市改建和扩建,甚至不惜代价创建古城,不断推动城市房地产市场及教育资源的规模无限扩展,导致农民市民化热潮持续,农村学生大量流失。

【森普,乡村振兴引领者】以党建引领,打造集农业,农机,土地,网格,电商,基层治理,养老,环保,政务,生活于一体的乡村振兴综合解决方案,9大平台,200多项功能,100多成功案例,咨询:400-677-0389 https://xz.simpro.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