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之文化振兴集体经济希望之路

2021-10-18 18:06:48   编辑:dangjian   访问:

【内容导读】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乡村振兴,乡风文明是保障,必须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提升农民精神风貌,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乡村振兴,乡风文明是保障,必须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提升农民精神风貌,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不断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作为一种精神价值和生活方式,文化在乡村振兴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首先要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和公共文化建设,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充分了解各地乡村真正的文化需求,通过乡土特色的村民参与度强的文化娱乐活动,如举办各种文艺演出,农技比赛等这种文娱活动,数字乡村吸引更多的村民参与等乡村文化建设当中,增加村民的集体感,责任感,荣誉感,改善农民精神风貌,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

其次加强农村群众基本道德教育,通过举办座谈会,村里大喇叭等多种形式,培养村民知法守法,勤劳善良,孝敬老人,文明出行,邻里互助,逐步形成和谐融洽的村民关系,绿化整洁的村容,安定有序的村貌,生态宜居的新农村。

最后加强乡村传统文化的发掘整理,打造新的文化产品,结合数字化互联网等新技术,使乡村传统文化的创造力,表现力,传播力和乡村振兴影响力。

农村集体所有制建立以后,最重要的问题是管理问题,也就是人与人的关系问题,农民群众如果不能参与管理,而只是处在一种被领导被管理的状态,就不但使官僚主义得不到遏制,而且政治上的社会主义方向和经济上的集体所有制基础也难以得到保证。

事实上,人民公社的问题就是管理问题,如:集体化进程过急,农业生产统得过死,农民活动管得过紧,基本建设耗费过多,劳动时间过长,任务粮指标过高等,这势必挫伤农民的积极性,甚至导致一些地方的农民产生抵触情绪。

出现这些问乡村振兴题的主要因素是管理体制上的不足,突出体现在公社领导成员来自集体所有制外部,并且都是上级组织提名任免的国家干部,这样的体制分明是政府统治,而不是乡村自治,政府统治首先体现的是政府的决策和官员的意志,因而不利于充分体现农民群众当家做主的权利,势必滋生官僚主义。

改革后那些仍然坚持集体经营的村庄,不仅没有外出打工现象,而且吸引了许多外来者,不仅实现了共同富裕,而且早已跨越了小康,实现了生产机械化,管理企业化,发展生态化,民主大众化,集中组织化,保障集体化。

【森普,乡村振兴引领者】以党建引领,打造集农业,农机,土地,网格,电商,基层治理,养老,环保,政务,生活于一体的乡村振兴综合解决方案,9大平台,200多项功能,100多成功案例,咨询:400-677-0389 https://xz.simpro.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