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文化关系乡村振兴在于产业振兴
2021-07-02 17:44:04 编辑:dangjian 访问:
我国已进入新时代,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生巨大变化,但我国的基本国情没有变,农民的主体地位没有变,乡村振兴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基础性地位没有变,发展乡村文化,提高农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对乡村振兴的关键性作用没有变,加强乡村文化建设是乡村振兴战略中一项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任务。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在高度重视物质——技术层面进步与发展的同时,还必须高度重视乡村文化——价值层面建设,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不仅需要货币资本的投入,更需要人力资本投入,数字乡村不仅需要经济动力,更需要人文建设资源。
当代社会,知识即是财富,人的素质已成为经济发展的关键性因素,加强乡村文化建设,培养和造就适应“乡村振兴战略”要求的新型农民,对改变贫困面貌,促进农村乃至国家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我国是一个有着几千年历史的农业国,加强农村文化教育,卫生教育和公民教育,改变农村落后面貌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历史任务,党的十九大为解决这一命题,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大力开展精准扶贫和精准脱贫,先进的乡村文化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精乡村振兴神动力与智力支持,扶贫先扶志,治穷先治愚,应通过强化乡村公共文化服务,对农民进行深入持久的精神动员和文化教育,广泛建立起农民与先进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联系,推进新时代中国乡村文化事业兴盛。
“产业”是乡村振兴的核心载体,“产业振兴”是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根本,只有产业振兴的经济基础好,才能建设好乡村环境基础,文化基础,社会基础,并最终实现生活富裕的民生目标。
推进“产业振兴”,要通过以大户,家庭农场,合作社,龙头公司等为主要形式的新型经营主体培育和服务乡村振兴主体配套,扩大生产规模和服务规模,提高其规模经济效益,大户,家庭农场主要是种养,龙头企业主要是加工,流通,合作社既可以是种养,也可以从事加工流通,乃至于服务等业务,经营主体要侧重于规模化,标准化,节约化的生产经营,但大户,家庭农场的规模要适度,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完善,要在加强公益性的服务机构建设基础上,加大市场化的专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的培育。
推进“产业振兴”,要通过科技实现农业农村产业的创新驱动发展,减少其对传统生产要素的依赖,真正实现农业农村产业的转型升级。
【森普,乡村振兴引领者】以党建引领,打造集农业,农机,土地,网格,电商,基层治理,养老,环保,政务,生活于一体的乡村振兴综合解决方案,9大平台,200多项功能,100多成功案例,咨询:400-677-0389 https://xz.simpro.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