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内涵围绕质量效益

2021-10-20 17:41:15   编辑:dangjian   访问:

【内容导读】 党的十九大针对新时代三农工作的特点,作出了乡村振兴的战略部署,乡村振兴立足于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解决

党的十九大针对新时代三农工作的特点,作出了乡村振兴的战略部署,乡村振兴立足于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解决农村地区发展不充分,城乡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是脱贫攻坚顺利消除绝对贫困后瞄准缓解相对贫困问题的根本发力点。

乡村振兴以系统推进“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为抓手,以提高农民收入为最终目标,深刻落实“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通过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为农乡村振兴业农村现代化奠定坚实基础。

“十四五”规划强调,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深入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战略,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在“十四五”时期要将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提高到65%,提升城镇化发展质量,以工补农,以城带乡,推动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注重城乡区域发展协调性,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新型城镇化之“新”,在于“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在于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在于更加关注城镇化质量的乡村振兴提高。

提升扶贫产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将使农民群众的收入更为稳定,助力脱贫攻坚成果的巩固拓展和乡村振兴的全面推进。

让农业成为有奔头,能致富的产业,是推动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内容,也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关键依托,笔者采访中发现,只有紧紧扣住提升质量效益这个关键,才能真正实现产业振兴,产业富农的目标。

脱贫攻坚以来,不少贫困山区贯彻“发展生产脱贫一批”的部署,大力推广经济作物种植,让许多贫困群众因此受益,乡村产业和扶贫产业的大发展,既推动了先进种植技术的推广,也为规模化生产,数字乡村后续销售加工提供了可能,也应看到,单一农业产业存在一定市场风险,一旦遭遇天灾或者市场行情转变,农民收入就可能受损,乡村产业发展壮大不容易,各方面都应积极作为,为农民增收保驾护航。

适当开展多种经营,有助于分散种植风险,虽然今年坚果收成不好,可田小映今年套种的魔芋却收获颇丰,明年他准备再进一步扩种,近年来,从套种咖啡,魔芋,砂仁,到发展林下养殖,开展乡村旅游,进行精深加工,再到建立坚果研究所,推广滴灌技术,临沧在发展多种经营上下了不少功夫,同时也强化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努力减少极端天气等给农民增收造成的影响。

【森普,乡村振兴引领者】以党建引领,打造集农业,农机,土地,网格,电商,基层治理,养老,环保,政务,生活于一体的乡村振兴综合解决方案,9大平台,200多项功能,100多成功案例,咨询:400-677-0389 https://xz.simpro.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