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战略人才是振兴之魂
2021-08-13 17:37:56 编辑:dangjian 访问:
党的十九大针对新时代三农工作的特点,作出了乡村振兴的战略部署,乡村振兴立足于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解决农村地区发展不充分,城乡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是脱贫攻坚顺利消除绝对贫困后瞄准缓解相对贫困问题的根本发力点。
乡村振兴以系统推进“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为抓手,以提高农民收入为最终目标,深刻落实“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通过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为农业农村现代化奠定坚实基础。
“十四五乡村振兴”规划强调,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深入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战略,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在“十四五”时期要将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提高到65%,提升城镇化发展质量,以工补农,以城带乡,推动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注重城乡区域发展协调性,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
首先,新型城镇化不仅要不断提高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还要推动提升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并且更加注重城镇化发展的质量,使得农转非居民能够在住房,就业,医疗,教育,社会保障等方面享受与城镇居民相同的基本公共服务待遇,数字乡村促进土地城镇化与人口城镇化的同步实现,促进真正意义上市民化的实现。
协调推进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的重要意义。
马克思城乡融合理论指出,经济发展必须依靠城乡在更高级形态上的融合,“城市和乡村的对立的消灭不仅是可能的,而且已经成为工业生产本身的直接需要,同样也已经成为农业生产和公共卫生事业的需要”,要“把农业和工业结合起来,促使城乡对立逐步消灭”。
中国是一个传统农业大国,也是一个农耕文化积淀极深的国度,因此处理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不仅直接关系我们能否实现共同富裕,还关系到国家的安全与稳定,是追逐中国梦和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性乡村振兴问题,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不仅需要科学的理论作为支撑,更需要实实在在地落到具体的实践上,其核心就是解决有钱办事,有人办事,有平台办事的问题。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乡村振兴不仅是一个涉及几亿农民切身利益的大战略,还是一个需要巨额资源投入的大手笔,对于这样一个浩大的世纪工程,必须要有持续不断的真金白银的投入,才能真正使其步入兴旺,走向辉煌。
千秋基业,人才为本,人才和资金,技术一样,都属于刚性的生产要素资源,而且是重要生产要素资源,而人才与资金,技术相比,其重要性害在于能创造出更大价值,这也是人才作为不可替代性和稀缺性资源的关键。
【森普,乡村振兴引领者】以党建引领,打造集农业,农机,土地,网格,电商,基层治理,养老,环保,政务,生活于一体的乡村振兴综合解决方案,9大平台,200多项功能,100多成功案例,咨询:400-677-0389 https://xz.simpro.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