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是全面振兴处理“新”与“旧”关系
2021-06-30 17:19:14 编辑:dangjian 访问: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就是为了更好地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稳社稷,粮安天下,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要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并明确"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
"十三五"时期,我国粮食产能迈上新台阶,粮食年产量连续五年稳定在一万三千亿斤以上,农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现代农业建设迈出新步伐,农业绿色发展开拓新局面,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推进,数字乡村为"十四五"目标的实现打下了坚实基础,如果说把乡村振兴看作是前后两篇文章,那"十三五"时期则是乡村振兴重在规划与建设的前半篇文章,而"十四五"时期就是乡村振兴重在巩固成效与良好运行的后半篇文章。
农业强,产业必须强,要聚焦新兴农业产业,扎实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依靠农业科技创新,促进农业生产改造,使农业产业加速向高端转型,推动农业由高速度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变。
乡村振兴是全面振兴,全面振兴包括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产业是发展的根基,只有产乡村振兴业兴旺,农民收入才能稳定增长。
正确处理“新”与“旧”的关系,破解创新发展与因循守旧的矛盾和难题,乡村振兴是一个连续的不断扬弃的过程,对于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制度,要保持其连续性,这是乡村发展的基础,乡村振兴又是创新发展的过程,这种创新离不开面对困难一往无前的拓荒牛精神,这是乡村发展的动力所在,只有在制度和实践层面勇于改革,勇于创新,才能推动乡村振兴行稳致远。
在制度层面,既要稳住基本盘,又要敢为天下先,坚持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的制度性成果,并使之发扬光大,同乡村振兴时还要用改革的精神解决振兴中的一切制度性障碍,破除一切阻碍乡村振兴体制机制因素,建立一个稳定,完善,系统,开放,活力的制度体系,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奠定坚实的制度基础,构建一个与全面建设现代化相适应的全新的政策框架,要不断革除一切阻碍制约发展的制度性障碍,以创新精神建立一套衔接前后,连接城乡,和谐工农,创新发展的政策框架,不断强化适应乡村发展需要的制度自我完善功能,不断实现制度自我完善,以更大的勇气和更加科学的精神,不断提高制度性改革的系统作用和整体效能。
【森普,乡村振兴引领者】以党建引领,打造集农业,农机,土地,网格,电商,基层治理,养老,环保,政务,生活于一体的乡村振兴综合解决方案,9大平台,200多项功能,100多成功案例,咨询:400-677-0389 https://xz.simpro.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