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加强乡村文化建设
2021-10-08 17:58:39 编辑:dangjian 访问:
乡村振兴战略”应主抓三个方面:农业现代化,农业供给侧和农村土地改革,农业现代化重点解决“人”的问题,农业供给侧改革主要针对当前农产品生产和流通中面临的结构性问题,农村土地改革为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提供土地保障。
实现农业现代化首先要解决“人”的问题,通过研究美,日等发达国家农业现代化进程,可以发现减少农业人口,提高生产集中度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阶段。
目前,我国从事农业经营的主体仍以小农为主,用小农集中化推动农业现代化是我国现乡村振兴阶段的政策入手点。
近年来,我国乡村公共文化发展环境得到了有效改善,不同形式的文化资源日益涌现,村民精神文化生活质量不断提升,当前,应进一步加强乡村公共文化建设。
一是建议重构村庄公共文化场所,我国乡村应结合村民生产和生活的新习惯,充分整合现有公共空间,为村民提供多样化公共文化场所,二是建议汇集乡村文化艺术能人,文化艺术能人是丰富乡村公共文化的关键,村庄应挖掘本村具有艺术才能的村民,鼓励他们基于村庄现实生活,进行文化艺术创作,三乡村振兴是积极举办乡村公共文化活动,在传统到现代的转型过程中,村民生活逐渐从公共空间退守到私人领域,因此,针对新变化新趋势,创新村民娱乐方式,比如广场舞,乡村春晚等能够调动村民积极性的公共文化活动,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教育引导群众革除陈规陋习,弘扬公序良俗,培育文明乡风,是乡村文化治理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村民文化脱贫的必由之路,传统乡村是礼治社会,村民依据村规民约,风土民俗等礼治制度安排日常生产生活,在乡村文化治理过程中,数字乡村一方面,须坚决摒弃村庄传统风俗中有违现行法律法规的内容,确保村庄礼治规范符合法治要求,新时代培育文明乡风淳朴民风,需破除村庄传统道德习惯中违背法律的内容,保证乡村礼治的合法化,另一方面,须对传统礼治中不合时宜的规范进行扬弃,营造良好的乡村风俗,在传统礼治文化中,“面子”和“人情”是乡村社会交往的主线,但这一原则在现代社会逐渐演变为红白事的大操大办,讲究排场的相互攀比等陋习,使得“面子”成为了“里子”的负担,“人情”转变为“人情债”。
【森普,乡村振兴引领者】以党建引领,打造集农业,农机,土地,网格,电商,基层治理,养老,环保,政务,生活于一体的乡村振兴综合解决方案,9大平台,200多项功能,100多成功案例,咨询:400-677-0389 https://xz.simpro.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