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安全是乡村振兴基础提升乡村旅游设施

2021-07-17 16:02:45   编辑:dangjian   访问:

【内容导读】 国无农不稳,民无粮不安,粮食产业是乡村振兴的基础,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特别是在新冠肺炎疫情引发的

国无农不稳,民无粮不安,粮食产业是乡村振兴的基础,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特别是在新冠肺炎疫情引发的国际粮食市场存在不确定性形势下,确保粮食及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是乡村振兴的题中应有之义,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以及近期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都对粮食安全提出具体规划和意见,这充分表明了中央对当前国际形势以及我国国情,农情,粮情的深刻把握。

“洪范八政,食为政首,”明确保障粮食生产,是国家治理的基础,是国家安全的基石,历朝历代治理的经验表明,“若年谷丰登,衣食给足,则国富而民安,”把保障粮食安全放在突出位置,必须要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为底线,健全农业支持保护制度,通过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采取有效措施切实确乡村振兴保粮食生产的18亿亩耕地红线,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规范耕地占补平衡,以确保粮食生产,中央和地方要共同负责,不断加强对农业生产和发展的统筹战略规划,各级地方政府要树立大局意识,增加粮食生产投入,自觉承担维护国家粮食安全责任。

确保粮食安全,在粮食增产增收的基础上,还需做好粮食储备,“凡有地牧民者,务在四时,守在仓廪,”在注重农业生产的同时,更要不断完善粮食储备制度,“夫积贮者,天下之大命也,苟粟多而财有余,何为而不成,以攻则取,以守则固,”面对疫情带来的不确定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指出,保障粮食安全,关键在于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

做好粮食储备,就必须确立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的粮食储备底线思维,数字乡村建立和完善粮食储备机制,在粮食战略储备库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储备力度,健全和完善粮食储备立法,实现依法储备,依规储备,通过提高粮食价格或增加农业补贴方式,实现农民收益增加,从而调动农民产粮,售粮积极性,确保国家粮食储备的稳步增长。

提升乡村旅游基础设施。

结合美丽乡村建设,新型城镇化建设,移民搬迁等工作,实施乡村绿化,美化,亮化工程,提升乡村景观,改善乡村旅游环境,加快交通干道,重点旅游景区到乡村旅游地的道路交通建设,提升乡村旅游的可进入性,鼓励有条件的旅游城市与游客相对聚集乡村旅游区间开通乡村旅游公交专线,乡村旅游直通车,方便城市居民和游客到乡村旅游消费,完善农村公路网络布局,加快乡镇,建制村硬化路“畅返不畅”整治,提高农村公乡村振兴路等级标准,鼓励因地制宜发展旅游步道,登山步道,自行车道等慢行系统。

引导自驾车房车营地,交通驿站建设向特色村镇,风景廊道等重要节点延伸布点,定期发布乡村旅游自驾游精品线路产品,加强乡村旅游供水供电,垃圾污水处理以及停车,环卫,通讯等配套设施建设,提升乡村旅游发展保障能力。

在保护的基础上,有效利用文物古迹,传统村落,民族村寨,传统建筑,农业遗迹,灌溉工程遗产,农业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等,融入乡村旅游产品开发,促进文物资源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支持在文物保护区域因地制宜适度发展服务业和休闲农业,推介文物领域研学旅行,体验旅游,休闲旅游项目和精品旅游线路,发挥文物资源对提高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

【森普,乡村振兴引领者】以党建引领,打造集农业,农机,土地,网格,电商,基层治理,养老,环保,政务,生活于一体的乡村振兴综合解决方案,9大平台,200多项功能,100多成功案例,咨询:400-677-0389 https://xz.simpro.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