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高校服务乡村振兴制定乡村旅游发展
2021-07-17 16:02:32 编辑:dangjian 访问: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要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这既是新时代破解“三农”困局,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根本途径,也是农业高校的历史责任,重要使命和重大机遇,农业高校应密切结合时代发展的迫切需要,坚定扎根农村,服务农民的信念,通过人才培养,科研攻关,农技推广,职业培训和信息服务等多种途径,在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伟大实践中大显身手,为实现科技强国,人才兴国的宏伟目标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农业高校应立足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需求,深化农业科技人才培养体制机制改革,全面推进新农科建设与多学科融合,要彻底改变办学观念,牢固树立质量意识,从专业设置,课程安排,教学方法,数字乡村实践训练和师资建设等方面着手,积极推进新农科建设,深化产教研融合,实行开门办学,要根据农业生产特点和产业发展需求,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学生通识能力,个性发展,创新创业能力与专业技能的“四位一体”同步培养,尤其是要加强实践育人环节,不断提升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真正培养出“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接班人。
狠抓科研攻关,实施科技创新,作为农业科技研究的前沿重镇,农业高校必须以科技振兴农业为己任,紧紧围绕全球农业问题,生态环境,粮食安全,人类营养与健康,可持续发展等重要领域,针对新一轮农业科技革命与绿色产业革命等重大问题大力开展协同攻关,形成农业科乡村振兴技突破与技术集成创新,同时,还要加强基础研究,完善学科布局,注重国际交流与校际合作,加快建设一流人才队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为促进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为加快实现乡村振兴注入强大的科技动力。
加强农技推广,促进成果转化,走出实验室,深入田间地头,通过试验,示范,培训,咨询和指导等方式,向农民面对面,手把手地传授科技知识,是农业高校的重要职责和使命,在争取地方政府和企事业单位的协同配合下,通过构建“科研试验基地+区域示范基地+基层推广服务体系+农户”的链条式农技推广新模式,形成院校专家团队与农企,农户的有效对接,促进农业科技成果与产业发展需求的有机融合,不断提高科技成果的转化率乡村振兴和对农业发展的贡献率。
制定乡村旅游发展规划。
各地区要将乡村旅游发展作为重要内容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国土空间规划以及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保护等专项规划,在规划中充分体现乡村旅游的发展要求,支持有条件的地区组织开展乡村旅游资源普查和发展状况调查,编制乡村旅游发展规划,鼓励突破行政区域限制,跨区域整合旅游资源,制定区域性乡村旅游发展规划。
乡村旅游发展规划要符合当地实际,强化乡土风情,乡居风貌和文化传承,尊重村民发展意愿,落实国土空间规划有关要求,注重规划衔接与落地实施,严格保护耕地,落实永久基本农田控制线并实行特殊保护,独立编制的乡村旅游发展规划应符合镇规划,乡规划和村庄规划的有关要求。
【森普,乡村振兴引领者】以党建引领,打造集农业,农机,土地,网格,电商,基层治理,养老,环保,政务,生活于一体的乡村振兴综合解决方案,9大平台,200多项功能,100多成功案例,咨询:400-677-0389 https://xz.simpro.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