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重要遵循要先补齐“短板”

2021-08-07 17:27:58   编辑:dangjian   访问:

【内容导读】 落实乡村振兴的政策措施是要体现农村资源价值,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和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形式上是实现农村“资源变资产,资产变资

落实乡村振兴的政策措施是要体现农村资源价值,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和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形式上是实现农村“资源变资产,资产变资本”的转化,本质上是赋予农村资源应有的市场价值,如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宅基地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三权分置”等政策措施使得农村土地资源向资产转变成为可能。

推进集体经营性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为村集体和农民参与地方产业发展,获得市场主体地位提供了实现路径和方法,农村改革试验区放活经营权的尝试提高了耕地和林地等农村资源的价值。

其次,数字乡村落实乡村振兴的政策措施是要让资源要素流向农村,长期以来,人力资源,土地资源和资金等生产要素是从农村流向城市,调整资源流向,让农村以更快的速度实现资本积累,是打破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的正确选择,一号文件提出的优先发展农村教育事业,推动农村基础设施提挡升级,加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推进健康乡村建设和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等政策措施体现了政府财政支出向农村倾斜的意向。

落实乡村振兴的政策措施是要让收益留在农村,坚持农民主体地位是一号文件确立的基本原则,体现了党和国家关注农民利益的连续性,主体地位的体现应该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农民参与的乡村振兴自主性,推动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是鼓励要素集中利用,实现产业规模化发展的手段和前提。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一项艰巨繁重的任务,也是一项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等多个方面和政策落实,服务到位,特色产业等多项工作,如果把乡村振兴看作木桶,那么,各个方面和各项工作就如同组成木桶的木板,就算仅有一块短板存在,乡村振兴这个木桶的容量就难以增大。

短板是薄弱环节,更是工作靶向,将乡村振兴战略落到实处,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要在工作中围绕乡村振兴这个中心上下联动,统筹兼顾,不但乡村振兴要善于扬长,更要注意补短。

首先,要找短板,知短板,查漏才能补缺,这就要求在补短板之前首先找到短板,知道短板,要有问题意识,坚持问题导向,通过调查研究弄清楚制约本地区乡村振兴的原因和问题,是投入不足还是信息不灵,是技术问题还是惠农政策没有落实到位,只有找准制约乡村振兴,农村发展的关键症结,才能够靶向治疗,对症下药,才能确保药到病除。

其次,要补短板,乡村振兴工作重在落实,不抓落实的乡村振兴就是一句空话,通常“最短的一块板”也是最难补的一块板,只有采取系统的方案,精准的措施,才能做到补短板有成效,有成果。

【森普,乡村振兴引领者】以党建引领,打造集农业,农机,土地,网格,电商,基层治理,养老,环保,政务,生活于一体的乡村振兴综合解决方案,9大平台,200多项功能,100多成功案例,咨询:400-677-0389 https://xz.simpro.cn/。